市環保局對轄區內燃燒設施進行調查,建立臺賬200余份,重點摸清燃煤鍋爐在用及備用數量、除塵設施運行狀況,脫硫設備運行情況;增加重點廢氣排放企業監察頻次,累計檢查各類燃煤單位372家次,重點檢查燃燒設施的污染防治設施是否正常運行,及時掌握各廢氣源的污染物排放動態,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;加大對違法排污企業的整治力度,采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,群眾舉報與主動出擊相結合的方式,對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,依法從重從快查處;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,發動全民參與冬季控制大氣污染工作。
據悉,在去年開展的冬季控制大氣污染專項檢查中,共出動車輛160車次,出動人員640人次,檢查重點燃煤企業48次,非重點企業327次。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,將通濟、環秀等9個辦事處行政區域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,面積574平方公里,約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/3,計劃利用3年時間淘汰禁燃區內20噸/小時以下高污染燃料燃燒設施409臺。今年,市環保局繼續加強禁燃區建設,截止10月底完成淘汰改造48臺。加快推進燃煤鍋(窯)爐廢氣治理,目前4家企業的7臺鍋(窯)爐已完成脫硝治理。
此外,為進一步加強全市危險廢物監管,市環保局強化落實三項措施,規范危險廢物產生、收集、轉移、利用、處置,有效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。加強對危險廢物的申報登記管理,嚴格要求產生危險廢物的企業如實申報危險廢物的類別、數量、貯存、利用、處置、轉移等情況,指定專人負責核查,并對重點單位進行現場檢查,防止出現謊報、漏報等環境違法行為,確保申報登記內容規范、真實。
同時,加強檔案管理。對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實行“一源一檔”,要求危廢產生單位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臺帳管理、轉移申請、意外事故防范和應急預案等相關制度。并加強隱患排查,將所有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納入重點污染隱患名單,作為監察重點對象,督促企業制定應急預案,按要求進行演練;規范其儲存場地,建設必要的應急設施。對存在隱患的單位,下達限期改正通知書,并及時核查整改情況,規范危險廢物管理。